三、对话课(课时4)

       对话课的教学设计和阅读课的教学设计类似,先在读前学习或者复习对话中出现的重点生词,然后通过让学生两人一组讨论几个问题来激活学生相关的背景知识。然后请学生2-3人一组分角色读对话,读完后换角色再读一遍。然后和同学一起讨论回答一系列问题。这些问题的设计原则和“课文分段阅读”中的问题相似。但是针对重点语言形式的练习占比较大。因为对话中出现的重点语言形式一般只在这一课时集中学习。如果是短对话,最后会要求学生两人一组把对话背下来。如果是长对话,会让学生选取其中一段背下来。在课堂的最后五分钟老师会要求大家看着老师一起背一遍对话。如“教材介绍”部分所说,对话课的主要教学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1. 作为学习主课文的调剂。防止学生连续3节课以上学习主课文,从而失去新鲜感,感到疲乏。

2. 补充学生的口语化表达储备。对话中贴近真实生活的口语化表达比较多。这些口语化表达学生在一二年级的中文课本上很少接触,三年级学起来有所裨益。

3. 提高水平较低的学习者的课堂参与度。因为对话的内容和语言形式相较主课文来说比较简单,即使是班上一些水平较低的学习者学起来也不会觉得很吃力,因此他们可以有效参与小组讨论等课堂活动,这样有利于保持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。